美國經濟的“寒意”似乎比預期來得更早。4月30日,美國商務部公布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年化縮減0.3%,這是自2022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然而,面對這一令人不安的經濟信號,美國總統特朗普卻迅速將責任推給了前任總統拜登,聲稱當前的經濟困境是拜登留下的“爛攤子”。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這是拜登的股市,不是特朗普的。我直到1月20日才接手。關稅很快將開始生效,公司正以前所未有的數量遷入美國。我們的國家將蓬勃發展,但我們必須擺脫拜登的‘遺留問題’。”他強調,當前的經濟困境與他的關稅政策無關,而是拜登留下的“糟糕數據”所致。他還呼吁民眾“保持耐心”,聲稱經濟繁榮即將到來。
然而,從經濟數據來看,特朗普的“甩鍋”似乎難以站得住腳。首先,美國一季度消費支出增長僅為1.8%,為2023年年中以來最小增速。此外,進口增速遠超出口增速,導致貿易逆差大幅擴大,凈出口拖累GDP近5個百分點。而聯邦政府支出下降1.4%,也對GDP增長構成了明顯拖累。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對美國經濟產生了顯著的負面影響。關稅戰引發了市場的不確定性,抑制了企業投資,同時也推高了通脹壓力。美國最大、最繁忙的集裝箱港口洛杉磯港預計下周入境貨運量將大幅下降,這也反映出貿易摩擦對經濟的沖擊。
特朗普的“甩鍋”行為引發了美國國內的廣泛爭議。民主黨參議員沃倫指責“特朗普反復無常的關稅正在摧毀經濟”,并聯合其他民主黨議員推動參議院投票,質疑總統實施關稅的法律權限。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更是要求特朗普解雇其經濟團隊,稱“今天的GDP數據證明,特朗普治理美國就像經營他的企業——直奔破產而去”。
與此同時,特朗普的首席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試圖淡化負面影響,稱該數據是“一生中見過最好的負面數據”,并強調進口和國內投資激增是亮點。然而,這種樂觀的解讀并未能緩解市場的擔憂,美股在數據公布后大幅下跌。
美國經濟的下滑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其背后是復雜的經濟、政策和國際環境因素的交織。特朗普將責任歸咎于拜登,或許是一種政治策略,但這種“甩鍋”行為并不能掩蓋其政策對經濟的沖擊。面對經濟困境,美國需要的不是互相指責,而是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畢竟,經濟的復蘇需要的不僅僅是“耐心”,更需要明智的政策和行動。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