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大連4月30日電 (記者 楊毅)大連海關4月30日對外披露,2025年一季度,大連地區出口船舶貨值5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4%。
圖為大連港灣海關關企聯絡員赴船企實地調研。張旭 攝
近年來,中國船舶制造業正加速向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呈現出強勁發展態勢,在全球市場中逐步占據主導地位。大連港灣海關以企業發展需求為導向,積極推動加工貿易便利化政策落地見效。
4月25日,在大連灣臨港裝備制造區中遠海運重工碼頭泊位上,一艘84500噸多用途紙漿船正在進行最后涂裝,即將于5月進入出口交付環節。目前,該公司正以每月一艘的建造速度,持續刷新我國交付世界最大多用途紙漿運輸船數量紀錄。
“去年我們交付多用途紙漿船11艘,今年預計交付12艘。”大連中遠海運重工有限公司物資部副經理劉宇介紹說,得益于海關的支持,企業在加工貿易手冊備案、增項變更進口、單耗核定申報等環節特別順暢,推動了整體建造效率的提升。
為推動船舶制造產業發展,大連港灣海關針對集團企業外發協同加工特點,指導轄區企業用好“集團保稅”政策,讓集團企業之間保稅料件自由流轉,享受外發加工免備案手續、全工序外發加工免征擔保等便利措施。
“海關‘集團保稅’監管模式讓我們集團內部的供應鏈、生產鏈更加暢通,每年能為我們節省物流周轉成本近300萬元。”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物資部周啟剛說。
針對企業新造船舶耗用潤滑油實際需求,大連港灣海關創新實施‘保稅滑油’監管模式,優化企業進口潤滑油備案、船舶出口耗用核定等業務流程,提升惠企政策落地見效。自“保稅滑油”政策實施以來,該關已累計監管企業進口潤滑油11000余噸,節省稅費支出約2800萬元人民幣。(完)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