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高跟鞋、“奶辣風”穿搭、幼兒美妝好物……這些頗具違和感的詞匯,正成為一些電商平臺和店鋪的熱搜標簽,令人瞠目。
商品截圖/封面新聞配圖
童裝成人化,絕不能將其簡單看作“娛樂之舉”“穿衣自由”。兒童有符合自身年齡階段的認知,過早接觸成人審美,既容易被帶偏價值觀,將自我認同與外貌綁定,也可能因被迫迎合父母喜好,而形成“取悅型人格”,影響身心健康。更應警惕的是,童裝成人化的亂象,可能誘發部分人對孩子的非正常關注,甚至助長某些非法產業鏈,侵害兒童權益。
遏制亂象,須找準“病根”,靶向施治。相關商品能上平臺熱搜,是因為相應電商平臺監管缺位,放任了“性感童模”“兒童美妝”等標簽傳播。商家以“差異化”為名,將高跟鞋、抹胸等成人元素移植到兒童用品上牟利,有違商業道德。對此,應進一步加強監督執法,督促平臺壓實責任,及時下架或屏蔽不合規商品,還可建立一鍵舉報機制,從嚴處罰違規商家。除了從源頭把關,家長也要摒棄功利思維,樹立健康審美,購買適齡童裝。
各方積極行動,斬斷畸形審美的利益鏈條,織密未成年人權益的保障網,方能切實守護孩子們健康成長。(來源:人民日報)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