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大巴山,溪水潺潺,鳥語花香。5月18日,在襄渝鐵路中段的安康工務段巴山精神教育基地內,20余名入路大學生在“巴山精神”人物群像前駐足,認真聆聽著巴山鐵路人奮斗的故事。
巴山精神教育基地主要由巴山精神陳列館、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巴山職工文化創作基地、黨員活動陣地、巴山精神報告廳等部分組成,總建筑面積2000余平方米。其中,巴山精神陳列館由“會戰襄渝”“艱苦創業”“強根固基”“和諧共建”“薪火相傳”五個板塊組成,分別介紹襄渝鐵路修建史、巴山鐵路人艱苦創業史、強根固基科技養路史、共建路地和譜美好家園史、薪火相傳砥礪奮斗史。全面展示了巴山鐵路人的輝煌歷程和不凡業績。創建46年來,巴山精神教育基地始終致力于傳承鐵路紅色基因,持續講好鐵道兵、巴山人、中國鐵路發展的故事。
養路先育人,育人先鑄魂。多年來,巴山精神教育基地堅持以團員青年為重點,通過開展系列活動不斷筑牢思想根基。巴山精神教育基地組織新工、專兼職團干部開展培訓,觀看“巴山人·西鐵魂”專題片,聽老巴山人講故事,圍繞“我心中的巴山”主題開設團課,幫助青工找準人生的坐標,開展“清明祭英烈”、志愿服務、公益幫扶等實踐活動,將活動成果內化為青年確保鐵路運輸安全投身鐵路發展建設的不懈動力。
近年來,西安局集團公司不斷加大對巴山精神教育基地的建設力度,努力打造全國一流的企業展館,使巴山精神教育基地成為中南大學、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紫陽中學等10余所大中小學校的實踐教育基地。自1990年以來,巴山精神教育基地共接待到訪學者、觀眾等10萬余人次,2015年被中宣部評為“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連續3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如今,巴山精神教育基地已成為激發愛國熱情、弘揚巴山精神、凝聚青年力量的陣地。
“襄渝鐵路建成通車,天塹變通途,這些歷史記憶和文化遺存作為珍貴的鐵路檔案都被收集在巴山精神教育基地。”安康工務段巴山工務車間黨總支書記宋金明說,作為新一代巴山鐵路人,他們在確保襄渝鐵路安全暢通的同時,更有責任將“巴山精神”視為巴山之魂、護路之本,始終堅守好這一精神高地。(通訊員 張霖 記者 毛濃曦)
[編輯:毛濃曦]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