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政策法規宣講會在浙江杭州舉辦,通過專家解讀《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簡稱《標識辦法》)以及 GB 45438-2025《網絡安全技術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方法》(簡稱《標識方法》),協助企業全面標識工作,推動人工智能行業的規范發展和安全治理工作邁向新臺階。宣講會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管理技術局和浙江省委網信辦指導,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與浙江省網絡空間安全協會聯合主辦。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政策法規宣講會現場
會上,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的相關負責人強調,《標識辦法》和《標識方法》作為我國人工智能治理領域關鍵的制度成果,為有效應對虛假信息傳播等各類風險構筑了堅實的制度屏障。倡導企業應提前布局,加強各方協同合作,努力打造并形成一批具有推廣價值的標識示范案例,以更好地引領行業發展。
浙江省委網信辦業務部署工作,希望浙江企業在深刻領會《標識辦法》和《標識方法》所蘊含的重要意義,要強化政治擔當,切實落實相關要求,明確自身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并謀劃好長遠發展布局,使人工智能技術更好地服務于國家整體發展戰略,造福人民群眾。
會議宣講環節,兩位專家分別對《標識辦法》和《標識方法》進行了系統性的全面解讀。他們詳細闡述了這些政策法規背后的出臺背景、具體的適用范圍、可行的技術路徑以及明確的監管要求等內容。通過解讀旨在幫助企業準確理清自身所肩負的義務,明確未來操作的方向和重點,從而為相關標準在實際中的落地實施提供堅實且專業的支撐。
在會議的圓桌討論環節,來自企業和高校的專家學者們圍繞多個當下熱門且關鍵的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這些議題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所面臨的內容偽造問題以及可信溯源技術的應用;大模型的安全防御策略與應對技術對抗性攻擊的防護措施;數據隱私保護以及合規性框架的設計原則;還有人工智能倫理規范與法律責任協同治理機制的構建等諸多方面。
本次活動由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專委會、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學區塊鏈與數據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承辦,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長安通信、杭州市網絡安全聯盟、網易質云、君同未來、浙江師范大學等單位協辦,吸引了來自大模型企業、互聯網平臺、科研院所和法律界的180多位代表參會。與會企業表示將積極推進標識機制建設,提升合規能力,為營造清朗、可信的網絡環境貢獻力量。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
原標題:《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政策法規宣講會(浙江站)》
來源:中國網安協會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