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父親去世后留下的10萬元存款,卻讓女兒張女士在辦理繼承時陷入困境。盡管張女士有其父母的結婚證及自己的獨生子女證,但銀行方面表示仍無法確定兩人的親子關系,張女士只好來到公證處申請公證,但由于她和奶奶都屬于法定繼承人,并且無法提供奶奶的人事關系檔案,公證處表示無法進行公證。無奈的張女士只好起訴和自己相依為命多年年近9旬的奶奶,要求法院進行遺產繼承確認。
不少人在評論區炮轟銀行,“不作為”“銀行讓人無語”但從實際操作來講,銀行謹慎行事有其道理。在金融安全日益重要的今天,銀行作為負有嚴格審慎義務的金融機構,不得不采取保守策略,寧可讓客戶多跑幾趟,也不愿承擔身份認證失誤的風險。但社會在發展,銀行也應把便民措施納入考量范圍,銀行是否能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同時,讓群眾辦事少些周折?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案例并非個例,多年前就有銀行要求證明“我是我”“我爸是我爸”的案例引發的廣泛討論。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遺產繼承問題將越來越普遍。如果不及時完善相關制度設計,類似的困擾還會不斷出現。
目前,民政部門有婚姻登記信息,公安部門有人口信息,銀行有賬戶信息,有關部門不妨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打通信息共享渠道,建立統一的身份認證平臺。銀行和金融機構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需要尋找一個平衡點,既要防范金融風險,也要避免讓普通民眾陷入過度繁瑣的證明困境。這不僅關系到個案的解決,更關系到整個社會治理效能的提升。
民生無小事。解決好遺產繼承這樣的"關鍵小事",既是對逝者的尊重,也是對生者的關懷。
晨時評丨女子為取已故父親存款起訴奶奶,我爸是我爸不該如此難證
0
熱門推薦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減重中心舉辦“中國肥胖日”義診活動
減重專家董志勇
“濟”憶留新 共赴 “經”彩——同濟大學118周年校慶經管校友返校嘉年華即將重磅開啟
澎湃新聞客戶端
紫牛熱點∣為躲冰雹橋下成“停車場”,網上吵翻了!緊急避險還是自私引爭議
揚子晚報
占地57畝的“潮汕豪宅”面臨強制拆除:曾被實施沒收,8年間舉行5次聽證會
湖南日報
《碟中諜8》戛納首映,“挑戰太暴力”
環球網
失蹤7年男子被找到,找到時正在玩手機,網友:這種人都能結婚
看曉天下事V
萬元浪琴只剩表帶能用,客服:必須見到表盤才能修
界面新聞
白紙黑字,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留守名簿公開;戰勝薩巴倫卡,鄭欽文興奮:山海皆可平!
上觀新聞
此次印巴空戰,中國一巴掌扇醒了四個裝睡的人,實力面前只有挨著
虎說天下
24小時最后通牒!普京突拋無條件談判 中巴聯手破局西方制裁圍堵
山青許是
加載中...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