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完善多元糾紛解決機制,推動訴調對接工作創新發展,5月7日,天橋法院與山東交通學院聯合召開訴調對接工作座談會。天橋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孫維民帶領黨組成員、副院長劉玉剛,立案庭庭長張艷等業務骨干與山東交通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徐靜,司法鑒定中心主任高健,法學院負責人等學術團隊共聚一堂,圍繞司法實踐與學術資源深度融合展開深度對話。
會上,高健主任介紹了交通學院主導的調解中心的籌建背景和進展,并通過三維動畫演示了調解中心功能分區效果圖。張艷庭長詳細闡述了先行調解流程,包括案件分流、線上調解系統應用等環節,確保后續調解工作高效規范。劉玉剛副院長則從合作背景出發,指出山東交通學院在人才儲備、場地資源和學科研究方面優勢顯著,而天橋法院擁有豐富的案件資源和實踐經驗,雙方合作既能滿足群眾對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的迫切需求,又能實現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
徐靜副校長表示,此次合作兼具必要性、可行性與可持續性。她指出,當前調解中心籌建已進入關鍵階段,下一步將優先建立常態化協作機制,推動合作落地見效。同時,雙方可在多領域深化協同,如將法院的案件資源轉化為法學院的教學案例與科研素材,助力法學教育與理論研究等。
孫維民院長對此次合作表示了充分肯定,并結合工作實際,提出三點合作方向:一是針對近年來案件量增多、道路交通事故糾紛占比高的現狀,依托交通學院汽車工程、土木工程等國家重點學科資源,創新“鑒定前置+專家會診”機制構建,推動糾紛在審前階段高效化解;二是法院將為學院調解中心提供全方位支持,包括調解員培訓、典型案例推送及線上線下業務指導等,雙方可在民商事糾紛領域全面展開訴調對接工作;三是深化院校聯動,通過學生實習、黨建共建等形式拓寬合作維度,為法學學子搭建實踐平臺,為法院注入新生力量,共同構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生態,最終實現司法實踐與學術育人的雙贏。
此次座談會標志著天橋法院與山東交通學院在多元解紛、訴調對接領域的合作邁入新階段。下一步,雙方將圍繞機制建設、人才培養、技術賦能等方面細化舉措,探索“鑒定+調解”“專家智庫+類案指導”等創新模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有溫度、更高質量的法治服務,書寫“法院+高校”協同共治的嶄新篇章。
文、圖:立案庭
原標題:《“法院+高校”共繪多元解紛新篇章——天橋法院與山東交通學院召開訴調對接工作座談會》
來源:天橋法院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