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隨州職業技術學院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楊芳名師工作室團隊赴隨縣縣直幼兒園開展“傳統文化潤童心”專題研討,雙方就編鐘紋樣創意美育等特色項目達成深度合作意向。這標志著學校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三進四全”傳統文化育人模式向基礎教育領域延伸取得新突破。
深耕十年:構建文化傳承“隨職范式”
“讓編鐘紋樣走進美育課堂,這種‘活態傳承'正是文化根脈延續的最佳方式。”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黨總支書記、院長楊芳表示。自2013年起,該院學前教育專業在建設省級特色專業同時,系統推進隨州傳統文化傳承工程。2024年7月,楊芳教授被列為湖北省新時代職業學校名師培養計劃,其主持的楊芳名師工作室已形成“論文+課程+教材+活動”四位一體成果體系:發表《“繼”之有序,“承”之有術—隨州地方傳統文化融入幼兒園音樂活動的策略探索》等論文6篇 ;建設《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設計》等3門校級一流課程;開發《童聲拾遺》等6部地方傳統文化特色活頁式教材。
創新機制:“三進四全”培育文化使者。
學院創新構建的“三進育人”體系,就是讓地方傳統文化‘進課程、進教學資源、進學生頭腦’,將隨州文化元素深度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我們不僅教學生捏陶俑、唱民謠,更要培養文化傳播的'種子教師'。”副院長程義文介紹。配套實施的“四全固本”模式,通過“全適配課程內容的精準融合、全要素教學資源的精準打造、全視角育人體系的創新構建、全方位傳承路徑的長效推進”的實施路徑,傳承傳播隨州傳統文化。
服務社會:讓傳統文化“活”在當下
近三年來,學院依托名師工作室開展“非遺進園所”系列活動:開發編鐘紋樣拓印等12個特色項目; 覆蓋曾都區、廣水市等4個縣區21所幼兒園;累計服務6201人次,獲評市級優秀志愿服務項目。“學生創作的《隨州童謠動畫課》讓我們園本課程煥然一新。”隨縣縣直幼兒園保教主任贊嘆道。(通訊員:肖新俊 楊莉 丁葉)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