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 記者 周杭琪 共享聯盟·定海 韓地枰 劉琪琳 通訊員 陳予諾
雨季、高溫來襲,這是糧食倉儲的關鍵時期。作為目前全省倉容較大、倉型較全面的糧食儲備庫,舟山省級糧食儲備庫承擔著省內糧食中轉儲備的重任。致力于保障糧食安全,這里會用上哪些“黑科技”?
走進這座現代化的糧庫,科技感撲面而來。在高達數米的平房倉內,小麥整齊堆放,糧庫工作人員正手持專業設備進行庫存核查。“我們通過激光測距等數字化手段,真實丈量庫存糧食體積,核查糧食數量,確保儲糧數據可靠。”該糧庫副主任劉益云介紹。
眼下,科技創新已成為這里保障糧食安全的“金鑰匙”。糧庫創新集成應用兩種先進智能氣調系統,其中“綠色智能富氮低氧氣調儲糧技術”通過精準調節糧倉內的氮氣濃度,將氧氣含量控制在害蟲無法生存的水平,達到綠色無污染的殺蟲效果;三期淺圓倉變壓吸附制氮系統協同發力,進一步優化氣調儲糧工藝,助力實現綠色儲糧比例達到百分之百。值得一提的是,糧庫自主研發的《淺圓倉多倉串聯式氮氣氣調應用技術研究》于去年試驗成功,氮氣氣調能耗降低約27%,實現節能降耗的目標。
截至今年4月,該糧庫全庫安全儲糧22萬噸,實現糧食吞吐量超21萬噸,為保障全省糧食安全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劉益云補充,該糧庫還不斷提升生物防治技術,并對二期淺圓倉和三期淺圓倉智能通風系統進行迭代升級,將實時監測倉內壓力技術應用到通風系統中,這在省內尚屬首次,達到節能增效和“無人值守”的目標。
當前,定海正推進大宗商品樞紐“三基地兩中心”建設,打造糧食中轉、倉儲、交易、精深加工的糧食全產業鏈。該糧庫積極融入糧食全產業鏈布局,通過大力推進綠色倉儲提升改造和“智能糧庫”建設,深度融合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目前,該糧庫按照上級持續緊扣節糧減損、提質增效、綠色低碳的要求,還不斷推進AI糧情檢測分析控制技術、綠色殺蟲綜合工藝、糧倉查糧門智能終端等,打造“五位一體”綠色儲糧技術體系。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