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走進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鐵路學校的校園,看到學生們正在操場上熱火朝天地進行每日20圈3000米的體育長跑,還有部分學生同步進行廣播操、體能操等體育運動。“像這樣的體育活動,學校堅持了13年,從未間斷。”東勝區鐵路學校校長閆利榮說。
鐵路學校占地面積僅為17畝,僅有一個150米的小操場。學校“精打細算”利用好每一寸場地,將有限的場地轉化為無限的能量場,讓每個孩子在“小空間”里實現體質與素養的雙重躍升。
學校圍繞體育與健康課程將游戲元素引入體育教學,設計與教學目標相匹配的游戲,創設情境,通過游戲競賽,增強體育課的吸引力,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不同的特色體育課程,讓學生在鍛煉體質、提升技能的同時,培養挑戰自我、頑強拼搏的精神品質。
“學校積極打造‘玩得溜、練得嗨、合得來、想得深’的趣味體育課堂,充分挖掘學生的運動潛能,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一位學生在合理、有效、趣味的活動中提升運動素養,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以體育人’打造優良的校風。”閆利榮告訴記者。
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學校全面把握學、練、賽、評一體化教學思路,確立了以賽優學的教學路徑。學校以月為單位進行體能挑戰賽,不讓學生做體育活動的“看客”,鼓勵所有學生積極投入體育鍛煉,參加東勝區中小學跳繩比賽、鄂爾多斯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市長杯”校園足球聯賽等,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
學校體育老師栗海龍介紹:“學校以多措并舉啟發‘學’,優化設計經常‘練’,多樣項目享受‘賽’為抓手,通過開展趣味運動會、體能達標賽、校園吉尼斯挑戰賽等活動,讓學生在小場地‘學樂、學熱、學會’。”
東勝區鐵路學校在體育學科中融入中華體育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內容,真正讓體育課“育體、育心、育人”。以“體育+”的方式開展“跑步游祖國 行者覽萬疆”的校本課程,按照年級設立了“鄂爾多斯家鄉行”“行走漫漫西口路”“六大古都探秘之行”“紅色基因長征路”“驛路有你絲路行”“行者在苦難中超越”六條線路。
“跑步游祖國課程中,我們根據跑步里程“解鎖”城市,了解沿途路線的自然風光、人文歷史、風土人情等,現在看地圖不再只是地名,每個地方都有我們跑出來的故事。用腳步丈量祖國,既能讓身體變強壯,還能在心里種下愛國、為祖國自豪的種子!”六年級學生武府賢說。
中國教育報 特約通訊員 蘇勤 通訊員 楊天惠 5月6日電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