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海淀區蘇家坨鎮梁家園村文化活動中心,千斤粥米熬成六大鍋“百家粥”,邀村民和游人一起吃立夏粥,參與秤人、畫立夏蛋等民俗活動,共同祈愿一年身體健康、平安喜樂。
據考證,蘇家坨地區自明末清初就有立夏吃“百家粥”的習俗,距今已有300余年。每年立夏,以村為單位,由村中長者挨家挨戶取來各種米和豆熬煮成粥,全村老少共品立夏粥,寓意在這一年身體健康、平安喜樂,村民們還會表演各種節目以示慶賀。2009年該習俗被列入“海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立夏吃粥習俗傳承了下來,熬粥就在梁家園村文化活動中心的廚房。一大早1000多斤粥米就陸續下鍋,共用了六口大鐵鍋。
“有玉米、薏米、紅豆、綠豆、花生、核桃、蓮子等20多種糧食和堅果,大伙兒提前三天就開始洗米、泡米,一鍋粥要熬一個多小時才成,香得嘞!”負責熬粥的大師傅一邊攪著鍋里的粥一邊告訴記者,粥香在空氣中彌漫。
在文化活動中心600多平方米的大廳內,擺著30張桌子,數百名村民與游客圍桌而坐,一邊品嘗香濃的立夏粥,一邊觀看非遺表演,其樂融融。現場還準備了立夏“秤人”、繪制立夏蛋等體驗項目,邀人們一起感受蘇家坨民俗文化的活力。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孫穎,王海欣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