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4月13日訊 4月12日清晨,中亞班列(武漢)X9011次列車裝載湖北省及華東、華南地區的石材、卷鋼、瓷磚、空調等物資,從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吳家山站始發,將經霍爾果斯口岸出境開往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全程歷時10天左右。這是中亞班列實現常態化開行的首趟列車。
中亞班列實現常態化開行的首趟列車。
4月10日起,全國鐵路實行新的貨物列車運行圖,武漢始發至中亞地區的貨運班列納入固定運行線路,實現每周1列常態化開行,為湖北搭建出了新的跨境物流通道的同時,讓武漢發往中亞地區的鐵路貨運能力增加了一倍,裝運物資也由之前的散貨向汽車、鋼材等大宗物資轉變。
為提升中亞班列開行效率,承擔中亞班列裝車及運輸組織任務的湖北鐵路集團、武鐵漢西車務段、武漢鐵路物流中心、中鐵聯集武漢中心站等單位和部門,根據中亞班列開行計劃,及時組織貨源,詳細制訂中亞班列運輸組織方案,全力保障中亞班列開行“一路綠燈”。
湖北川橋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陳蔚表示,中亞班列實現常態化開行后運能大幅增加,同時固定了發車時間和運行線,企業可以根據開行規律有計劃地生產、裝車和發貨。同時班列在運輸時間、成本和穩定性等方面優勢明顯,進一步壓縮了物流成本,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在此之前,從武漢發往中亞地區的貨物利用臨時班列前往中亞地區,沒有固定的開行時間和線路。隨著湖北和周邊地區與中亞國家的貿易逐漸增長,為班列常態化開行創造了條件。中亞班列常態化開行后,為湖北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發展,提升中部地區國際陸路運輸能力、助力企業“走出去”提供了運力支持。
“目前,湖北生產的汽車整車和零部件、光電子、農產品等受到中亞各國歡迎。中亞班列(武漢)常態化開行后,為湖北本土制造開辟了一條安全、穩定、快捷的外貿新通道。”湖北鐵路集團國際聯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鵬說。
(長江日報記者劉海鋒 通訊員張俊 蘆忠章 丁旭)
【編輯:王戎飛】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