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稱,分析顯示,在1.5°C升溫情景下,2020年出生的人群中約52%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熱浪暴露風險,而1960年出生的人群中這一比例僅為16%。
這項研究結果表明,氣候危機的負擔將主要由年輕世代而非年長世代承擔,強調了減緩溫室氣體排放以減輕氣候變化對年輕世代影響的緊迫性。
該論文介紹,隨著氣候持續變暖,人類面臨的極端氣候事件(包括熱浪、作物減產和干旱)將日益加劇,年輕世代將比年長世代更頻繁地遭遇此類極端事件。然而,在不同氣候變暖路徑下,不同年份出生且具有不同社會經濟脆弱性的人群面臨此類極端氣候事件暴露風險的具體規模仍不明確。
在本項研究中,論文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Luke Grant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在全球范圍內對不同氣候變暖路徑下一生中遭遇前所未有的極端事件的暴露情況進行了預測?!扒八从小钡谋┞抖x為在沒有人為導致氣候變化的世界中,遭遇相同極端事件的概率小于萬分之一。此次研究發現,與1960年出生的人相比,2020年出生的人在當前減緩政策下(目標為到2100年全球氣溫較工業革命前升高2.7°C)的暴露風險將翻倍。他們指出,全球1960年出生者中約16%(1300萬人)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終生熱浪暴露風險。與此同時,如果全球變暖到2100年比工業革命前水平升高1.5°C,2020年出生的人中約52%(6200萬人)將經歷前所未有的熱浪暴露風險,如果升溫達到3.5°C,這一比例將升至92%。
進一步將分析范圍擴展至五個額外氣候極端事件(作物減產、野火、干旱、河流洪水和熱帶氣旋)以及熱浪后,論文作者發現,在所有極端事件中,暴露程度均會隨出生年份推移而明顯升高。他們補充指出,在當前政策下,每個出生隊列中社會經濟地位最脆弱的群體比最不脆弱的群體,更可能面臨更高程度的氣候極端事件暴露。
《自然》同期發表同行專家的“新聞與觀點”文章認為,該研究雖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分析未考慮人口在國家邊界內的流動以及生育率和死亡率的趨勢。不過,其研究結果強調,制定有效策略以減少未來溫室氣體排放以保護未來世代的必要性。(完)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