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的紹興,春水初漲,柳浪聞鶯。在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基礎課程青年教師講課比賽浙江賽區的講臺上,浙大寧波理工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楊愛國老師以生動有趣的課件、深入淺出的講解,從全省精英中脫穎而出,捧回特等獎的殊榮,并將以浙江賽區代表的身份,踏上華東賽區比賽的征程。
該比賽由浙江省高等學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浙江省高等學校物理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浙江省物理學會主辦,自2024年11月份啟動,歷時5個月,評選出特等獎2名、一等獎6名、二等獎15名,其中,2名特等獎獲得者推薦參加華東地區復賽。
在賽后采訪中,楊愛國老師表示,自春節啟幕的三個月備賽“馬拉松”里,他從未“孤軍奮戰”過,每一次試講都凝聚著物理教研室的集體心血,39次試講如同39次淬火——78人次的教師化身“最耐心的評委”,42人次的學生堪稱“具有評委視角的學生”。從板書到動畫,從節奏到互動,密密麻麻的批注爬滿了楊老師的記錄本,每一處細節都凝結著團隊的智慧,最終將課程精華凝練成一個個精彩的課件。
講課比賽,是教育藝術的極限運動。關于講課比賽與真實課堂的差異,楊愛國老師坦言:“這個比賽要求從74段教學內容中隨機抽取1段,僅給一小時的備課時間,需在無學生的情境下完成20分鐘的“濃縮課堂”,且講課后還有8分鐘的評委提問環節,這對教師的專業知識儲備提出了較高要求?!?/span>
楊愛國老師將備賽過程視作教學能力的淬煉,在備賽過程中對大學物理兩個學期的課程內容進行了系統梳理。談及備賽收獲,楊老師認為對日常課堂有很好的反哺作用:“高強度備賽倒逼自己突破教學慣性,通過反復打磨教學節段,更新課件內容,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反思的習慣。這些經驗融入了日常課堂,增強了教學效果。”
目前,楊愛國老師正在備戰華東賽地區復賽。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將持續支持教師參加高水平教學競賽,推動教學改革創新,為人才培養注入新動能。(通訊員:盧帆)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