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IP經濟發展大會暨全球IP授權博覽會于5月10日-5月12日在廣州舉行。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叢立先出席并演講。
叢立先談到,其實版權的概念是由中國人提出的,因為我國唐宋以來的一些內容中都有版權保護的字樣,這個詞匯完全是形成于中國,而且有千年以上的歷史一脈相承。
談及IP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版權法制保障,叢立先表示,IP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版權法體系給予保障。而在司法體系中,每年知識產權案件中70%是著作權案例,而著作權案件中有百分之七八十是網絡內容為代表的網絡版權重點產品。在這方面,我國司法體系是非常完備的。
另外,他還特別提到了中國執法體系的優勢。叢立先指出,“中國的版權執法體制是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因為我國的國情素質非常好,包括互聯網版權環境的進化等。還有我們在做的汽車品哦,這本身就做出了很好的實踐。”
最后,叢立先呼吁市場主體重視國際化戰略:“中國產業和IP增長,其實是要定位于涉外戰略和國際戰略,其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作為市場經營的企業。”他以廣東為例,廣東是一個知識產權最為活躍產業和市場地區,市場主體的企業是最重要的因素。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