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和葡萄牙當地時間28日突然發生的大規模停電導致伊比利亞半島上數千萬人受影響,交通、通信、醫療等一度陷入癱瘓。這一突發事件暴露出歐盟電力系統在跨境互聯互通、綠色轉型、應急響應機制等方面的多重脆弱性,引發了歐盟層面的反思。
總臺記者 朱曦莉:其實,位于歐洲大陸西部邊緣的伊比利亞半島一向被形容為歐盟的“能源孤島”。位于該半島上的西班牙、葡萄牙與鄰國法國等其他歐洲國家的電網連接能力極為有限,因此,一旦發生故障,無法有效調度其他國家的電力進行緊急輸電供電。雖然長期以來歐盟一直在敦促加強區域互聯互通,包括修建新的跨境電纜,但相關項目推進緩慢。
總臺記者 朱曦莉:有專家指出,更多的互聯線路或許可以助力穩定電力供應;但也有專家擔心,這種電力上的互聯性可能會在事故時引發更大范圍的連鎖性崩潰。歐洲能源監管機構去年就曾警告,當前歐洲的跨境輸電能力遠未達到相關互聯互通所需的法定要求。
總臺記者 朱曦莉:此外,也有歐洲輿論認為,從斷電到恢復供電耗時近12小時,凸顯了歐盟當前缺乏統一高效的跨國電力應急機制。歐盟官員也表示,將重新審視歐盟電力協調機制。伊比利亞半島黑暗中的一日令歐盟意識到,電網基礎設施升級、系統韌性提升以及危機預案的重構勢在必行。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