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嚼慢咽,認真品味清東陵的石雕藝術
張玉潔
迄今可以證實人類最初藝術表達方式的是石雕。人類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所散發出的藝術氣息曾彌漫了整個遠古文明,石雕藝術則是皇家陵園中最常見的表現。
帝王們建陵渴望“開福祉隆基,綿萬年景運”。歷代封建王朝如此,清代亦如此。清東陵的建設被冠以“事關千秋萬代社稷”的“國家頭等重點工程”之名,所以建筑規模宏大,選材精良,工藝高超實在不足為奇。
建筑是一部凝固的歷史,建筑中所蘊含的極豐富的文化內涵,又通過每一種材料,每一處設計,煥發著永久的藝術魅力。石材是中國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材料,而在普通的石材上體現高貴與權勢的最好方式,就是石雕。清東陵的石雕,就堪稱一座石雕藝術的博物館。
清東陵始建于順治十八年(1661),至光緒三十四年(1908)完工,跨越兩個半世紀的建設,除留給我們的地宮外的石雕藝術作品外,大抵上還可以分為8大類。(未完,待續)
文字:張玉潔
圖片:徐賀齊 李建紅 楊有君
(部分圖片來源于視頻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編輯:李 曄
總編:楊曉健
來源:北京號
作者:清東陵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