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潘珊菊 發自北京 5月7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人介紹“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有關情況。
關于如何創設并加力實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央行行長潘功勝介紹,設立5000億元的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當前,我國經濟政策的著力點在于擴大國內需求,大力提振消費,其中服務消費是消費升級擴容的重要著力點。為提升和改善服務消費供給,人民銀行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工具,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住宿餐飲、文體娛樂、教育等服務消費重點領域和養老產業的金融支持,并與財政及其他行業政策協同配合,更好地滿足群眾消費升級的需求。
央行行長潘功勝。
“這項工具也是人民銀行支持提振消費的一項創新舉措,額度是5000億元。”他說,這次創設并加力實施系列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既有數量的增加,也有價格的優惠,更好發揮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牽引和帶動作用。
潘功勝提到,從傳統意義上講,貨幣政策主要是總量工具,但在中國經濟運行中,大家都十分清楚,很多矛盾和挑戰是結構性的,結構調不好,總量調控也很難發揮有效作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有助于推動解決一些結構性的矛盾和問題。這些年來,人民銀行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按照“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的原則,先后創設了多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目前形成了總量工具為主、結構性工具為補充的貨幣政策調控框架。
他舉例,到4月末,存續的結構性政策工具共9項,主要聚焦于國民經濟重點領域、重大戰略和薄弱環節,存量余額約5.9萬億元,占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規模的13%,處于合理水平。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一般稱為再貸款,是指中央銀行給金融機構的貸款,這些工具一般內嵌激勵機制的安排,引導商業銀行自主向市場主體發放貸款。
“近年來,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引導下,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結構發生了質的變化。”潘功勝提到,前些年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對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等領域的風險敞口很大,近些年這類風險敞口逐步收斂。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強度、適配性和精準性明顯提升。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