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華為云在生態大會上推出的CloudMatrix 384超節點,以單集群300 PFlops的算力突破,向世界宣告中國算力革命的不可阻擋。
技術突破:從單卡劣勢到系統級反超
CloudMatrix 384基于384顆昇騰910C芯片構建,通過全對等互聯總線技術實現2.8Tbps卡間帶寬,訓練效率達單卡性能的90%,是英偉達NVL72集群的1.67倍。其內存帶寬和容量分別提升2.1倍與3.6倍,單卡解碼吞吐量(1920 Tokens/s)與H100持平。國際機構SemiAnalysis指出,盡管單芯片性能僅為英偉達Blackwell架構的1/3,但華為通過規模化架構創新實現整體算力躍升,系統級解決方案領先英偉達、AMD一代。
性能與能效的雙重領先
該超節點采用液冷技術,數據中心PUE低至1.1,功耗僅172.8kW,較英偉達同類方案降低40%。通過昇騰CANN框架支持CUDA代碼遷移,開發者適配率提升至70%,訓練成本下降75%。例如,硅基流動基于該架構部署的DeepSeek-R1模型,在20 TPS/用戶的服務水平下實現與H100相當的性能,驗證了國產算力商業落地的可行性。
制裁反噬:技術霸權的“回旋鏢效應”
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AI芯片進口量暴跌60%,國產出貨量暴漲180%,政企采購國產算力比例突破50%。華為云計劃上半年部署數萬規模超節點,覆蓋全國三大云樞紐,并與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合作建設算力中心,檳城封裝廠預計2026年產能覆蓋全球30%的AI推理需求。
結語
CloudMatrix 384的發布,標志著中國從“單點突破”轉向“系統替代”。當摩爾定律逼近極限,華為以集群架構創新重構算力規則,為全球AI產業提供“中國方案”。正如任正非所言:“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技術封鎖的陰霾下,華為正以創新之光穿透數字壁壘,重塑全球算力格局。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