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章然
盼望著,盼望著,2025年西湖第一窩小鴛鴦出巢了!
剛剛,浙江省野鳥會副理事長、西湖鴛鴦護衛隊隊長東斯發布了一條朋友圈報喜。
2025年恰逢生物圈大會,護衛隊幾位老師商量后今年小鴛鴦(窩)命名用《飲湖上初晴后雨》詩句為順序——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第一窩又剛好在秋水山莊附近,所以第一窩以“水水”命名!
東斯 攝
東斯 攝
▲東斯 攝
▲東斯 攝
西湖有四大冬候鳥,分別是鸕鶿、鴛鴦、織女銀鷗、普通秋沙鴨。
每年冬季,它們會從北方飛來杭州過冬,春天再飛回北方。
自2005年,研究者發現有鴛鴦留在西湖定居繁衍。隨著西湖生態環境持續提升,至2017年,西湖鴛鴦的數量明顯增多。據統計,截至2024年已累計有超過1000只小鴛鴦寶寶在西湖誕生。
根據“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公民科學”公益項目(2020至2021年)有關西湖鴛鴦的調查,越冬期間的鴛鴦最多時有430只,其中留居在西湖水域的鴛鴦有82~157只。
鴛鴦不會筑窩,為了孕育下一代,它們首選西湖邊梧桐樹及柳樹成型的天然樹洞。
一般來說,3月鴛鴦選好樹洞后,4月母鴛鴦就開始下蛋孵蛋了,孵化過程需要20天左右。
在杭州人眼中,鴛鴦真的是“團寵”。人們甚至組建了西湖鴛鴦護衛隊,一起守護它們過馬路,為鴛鴦寶寶搭建“鴛鴦橋”方便通行。
任何傷害它們的行為,這座城市都不允許。
今年4月7日,有人在柳浪聞鶯水域用彈弓射死了一只正在游泳的鴛鴦,甚至還想把它撈走。
很快,這名肇事者被鎖定,被嚴厲處置。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