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晨的南昌米粉遇上熱干面,只需要一碗湯的時間——這樣的場景即將成為現實。近日,中部六省省會城市聯合發布重磅規劃,計劃用五年時間打造全球領先的陸海空立體交通網,武漢、長沙、合肥等城市間的時空距離將被徹底改寫。(推進“三縱四橫”高鐵網建設,實現武漢至南昌1.5小時直達,預示著將推動武咸昌高鐵的開工建設。目前,南昌至武漢最快高鐵為G892次列車,耗時1小時52分鐘。)
數據顯示,中部地區高速鐵路營業里程已達1.3萬公里,占全國總量近三分之一;高等級航道總里程突破8000公里,內河航運能力傲視群雄。以武漢為例,這座"九省通衢"之城已構建起輻射全國的"米"字形高鐵網,每天有超過300趟動車組經停于此(預計)。
未來已來:六大城市各顯神通
在這張宏偉藍圖里,每個省會都在書寫獨特篇章:
? 武漢:加速建設第二機場,打造全球航空貨運樞紐
? 合肥:投資200億擴建江淮運河,實現萬噸貨輪直達長三角
? 鄭州:中歐班列開行量突破2000列,穩居內陸開放高地
? 南昌:贛江航道升級工程年底竣工,百噸級船舶可直抵鄱陽湖
? 太原:太忻一體化經濟區規劃建設5條城際鐵路
? 長沙:磁懸浮快線連接機場與高鐵站,最快8分鐘可達
中部交通網的升級絕非簡單的線路延伸,而是通過樞紐經濟的培育,催生新的增長極。
當南昌米粉的熱氣邂逅武漢鴨脖的香氣,當合肥量子產業的智慧碰撞長沙文創產業的靈感,這場靜悄悄發生的交通革命正在改寫中國的經濟地理。或許在不遠的將來,"中部人"早晨可以在岳麓山下喝咖啡,中午在黃鶴樓談生意,下午在天鵝湖畔簽合同,夜晚回到廬山腳下數星星——這就是交通強國帶給我們的無限可能。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