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4月3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崔曉旭 通訊員 白文斌/文 廈門港務集團供圖)昨天,30萬噸級超大型船舶“合瀛”輪順利靠泊福建莆田羅嶼港,這標志著運行于巴西至中國的首條“絲路海運”鐵礦石航線累計運量正式突破1000萬噸大關。
“絲路海運”鐵礦石航線運行于巴西圖巴朗港和福建羅嶼港,全程10000多海里,具有貨種獨特、通道成熟、運輸可靠等特點。在積極推進“絲路海運”港航貿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該航線運行高效、安全、穩定,已成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一個縮影。
福建羅嶼港是全球少有的能夠滿足40萬噸級船舶靠泊接卸的港口,作為“海絲”核心區的關鍵節點,羅嶼港憑借其40萬噸級深水泊位的優勢,已成為深入內陸、輻射沿海、連接兩岸的東南陸海新通道及國際大宗散貨樞紐港。本次進港作業的30萬噸級船舶“合瀛”輪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21.26米的超大吃水考驗著港口的綜合服務能力。近年來,羅嶼港已接卸40萬噸級礦石船多達36艘次,對臺中轉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據福州海關統計,今年以來,20萬噸級以上船舶靠泊次數達到41次,貨物吞吐量達576萬噸。
此次“絲路海運”鐵礦石航線累計運量突破1000萬噸大關,不僅體現了我國與巴西等資源大國的供應鏈聯動的強化,更是為推動港口、航運、貿易一體化發展提供了范本,為全球產業鏈的穩定暢通注入了新動能。
*******************************************************
【臺海網報料渠道】
郵箱:taihainet@163.com
熱線:0592-5353158
報料、登報、維權、內容合作專線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