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江蘇揚州的一位盲人管先生在某運營商營業廳辦理手機卡,由于無法完成“睜眼刷臉”認證,被運營商營業廳拒辦手機卡,最終被迫以親屬名義開通業務。
本人已持有效身份證件到了現場,并且肉眼觀察也足以確認人證一致,營業廳卻不愿耗費半點心力靈活調整辦理流程,向特殊群體提供替代方案。用技術壁壘將特殊群體拒之門外,卻對“人卡不合一”可能帶來的風險選擇性“失明”,這種操作令人費解。歸根結底,在他們眼中,特殊群體的權益并不是服務設計的前提,而是可以隨意拋棄的“邊角料”,毫無人文關懷可言。
技術本應是服務于社會和人民群眾的工具,不應異化為歧視性門檻。真正的文明社會,應該讓每個群體都能平等地享受發展紅利,而不是將任何一個人拒之門外,技術從來不是冷漠的借口,規則也不該成為歧視的幫兇。在這場事件中,究竟是誰在“失明”?答案顯而易見。唯有讓科技回歸服務本質,讓關懷貫穿服務過程,才能避免“睜眼刷臉”的荒誕劇繼續上演,讓數字化浪潮真正成為照亮每一個角落的文明之光。
你如何看待這一事件?
評論區聊聊
全部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