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5月16日,2025年中越北部灣漁業資源聯合增殖放流活動在廣西東興市北侖河口舉行,這是中越雙方第八次聯合開展增殖放流活動,中方已累計向北部灣放流各類水產苗種超過4.2億尾。
本次活動向北部灣放流黃鰭鯛、真鯛、黑鯛、紅鰭笛鯛、赤點石斑魚、中國鱟、馬氏珠母貝、日本對蝦、長毛對蝦、擬穴青蟹等10個水生生物品種的苗種或親本約7477萬尾。
開展漁業資源聯合增殖放流活動,是雙方共同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養護共有海洋家園的實際行動,是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和中越命運共同體的具體努力。2017年以來,中越雙方以北部灣漁業資源養護合作為紐帶,已連續成功開展八次聯合增殖放流活動,放流品種直接補充了近海資源,對海洋資源養護發揮了積極作用。根據監測,增殖回捕率保持在5%以上較高水平,沿灣優質水產品的漁獲量同比提高10%以上。
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也是“中越人文交流年”。下一步,雙方將進一步密切合作,擴大農漁業多領域合作。
(總臺記者 廖汨 孔祥新)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全部評論 (0)